在过去的2011,一些企业遇到了资金周转困难,库存积压的问题,从而影响了销售量,业绩不佳,李宁公司也遭遇此劫。但尽管公司业绩不佳,但龙年春节,李宁总算可以稍放宽心。
李宁有限公司(02331.HK,下称“李宁公司”)与TPG及GIC(新加坡政府投资有限公司,下称GIC)订立协议,向两者分别发行5.61亿元及1.89亿元可换股债券。另外,董事会主席,李宁个人在春节前的最后一个交易日——1月20日,向私募投资公司TPG和几位公司高管人员售出5700万股普通股。
这意味着,拥有丰富零售行业运营经验及人才的TPG将为李宁公司的发展及成长提供策略及营运支持,可提名两位人士担任李宁公司非执行董事,以强化“董事会的能力、优化公司策略及推动公司变革”。此举堪称多赢。
2011年以来国内体育用品公司整体业绩增幅面临巨大压力,李宁公司2011年营收甚至下滑6%~7%,如何挽狂澜于倾倒,旗下掌控480亿美元的TPG将大有可为。同时,若李宁公司果然重回增长轨道,TPG将在投资达芙妮之外,创造投资国内消费品牌另一神话。
尤其值得关注的是,多年淡出公司具体业务管理的李宁本人将出任公司董事会执行委员会主席,更多介入公司具体运营。
为何引进TPG?
引进有经验的、愿意参与管理的战略投资者进入公司董事会,将有助于推动公司进一步完善公司治理结构,推动公司战略变革。
由于商业条款的保密要求,李宁公司行政总裁张志勇无法透露李宁公司与TPG及GIC的具体接触及谈判细节,但在他看来,此次引资,可望从多方面促进李宁公司的进一步变革。
“我曾跟李宁先生沟通过,我认为引进有经验的、愿意参与管理的战略投资者进入公司董事会,将有助于推动公司进一步完善公司治理结构,推动公司战略变革。公司在变革过程中非常需要增强执行力以完善公司治理结构。原先李宁公司股东董事就只有李宁先生一个人,增加一些股东董事,对进一步增强董事会的能力、优化公司策略及推动公司变革将有很大的帮助。”张志勇说。
而TPG恰好完全具备上述要求,是李宁公司理想的合作伙伴
“TPG在全球除了拥有投资团队以外,还有运营合伙人。其运营合伙人在许多方面跟李宁公司管理层有共识。比如在供应链方面,在没有洽谈合作之前,我跟TPG曾接触过,他们的一位曾在全球最大型的某家跨国公司担任供应链的负责人曾花了大半天的时间跟我们交流供应链的问题。这次我跟他们沟通品牌、产品创新、人力资源和企业文化,都是大家在一些营运层面的沟通,我觉得这对我们管理层是一个非常宝贵的财富。所以,我们跟TPG、GIC合作的初衷还是希望在这个阶段进一步推动公司的变革,我期望我们管理层可以充分结合TPG的专业知识和资源,有效推动集团的成功转型,实现长期、稳健的发展。”张志勇说。
此外,7.5亿元资金的注入,亦给李宁公司的进一步变革提供了资金保障。
“TPG 和GIC成为李宁公司的投资者,在投资方面给李宁公司增加更多的弹性和灵活性, 给我们带来一笔资金将用于投资深化企业转型、发展品牌、 继续发展并拥有更多的运动资源、提高产品研发设计能力、推广材料创新及把具有市场竞争力的第六代店大规模地推向市场。”张志勇表示,到2012年底,李宁将在国内拥有1500家第六代店,这一改造工程约占其全国8300家零售店的18%。
董事会结构将有何改变?
尽管从财务上看李宁减持了部分公司股权,但其本人将兼任公司董事会执行委员会主席,会比以往“花更多的精力在公司”,“对于公司的承诺一点没有变”
事实上,自2010年6月底李宁公司主动求变,进行品牌重塑以来,一直致力于提升运营效率,进行组织机构优化及人员调整。 在过去一年里,虽然有几位高管离职, 但公司管理层对李宁公司的发展战略及目标保持认同,并对公司未来发展前景仍充满信心。在引入TPG和GIC之后,李宁公司董事会层面的调整更为引人注目。
如今很多企业开始从线下转为线上的销售模式,开发电子商务这一领域,寻找新的生机,很多品牌除了自己的官网(如
nina官网),在淘宝,当当,QQ等也纷纷开设了店铺,力求突破。